前瞻性非劣性攝護腺癌治療比較臨床試驗

ClinicalTrials.com NCT#04307056 | Sponsored by AFU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與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治療攝護腺癌之比較

  • HIFI 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,旨在評估局部攝護腺癌治療的腫瘤學成效與功能性成效。
  • 本研究共納入 3,328 名前瞻性患者,其中包括 1,967 名接受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治療的患者,以及 1,361 名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(RP)的患者,分佈於 46 個醫療中心。
  • 本研究達成以下目標:主要指標(Primary Endpoint): 30 個月內無需進行救援治療的存活率達到非劣性標準。次要指標(Secondary Endpoint): 12 個月內的功能性成效表現良好。

腫瘤學成效相近

30 個月無需救援治療的存活率,顯示治療效果不遜色(主要指標)

攝護腺癌病情控制

主要指標:30 個月無需救援治療的存活率

救援治療(Salvage Treatment)定義為因癌症進展而需接受的任何救援性治療,包括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(RP)、放射治療(RT)及/或雄性激素抑制治療(ADT)。

優越的功能性成效

12 個月尿液控管能力與勃起功能保留表現良好(次要指標)

尿液控管能力

12 個月無需護墊的控尿能力

尿液控管能力

國際尿控學會(ICS)指數,用於評估嚴格的尿失禁情況(完全無滲漏 vs. 每日至少一次漏尿),結果顯示 HIFU(29%) 的惡化程度明顯低於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(RP,44%)相對風險(RR)= 0.66(95% 信賴區間:0.59–0.74,p < 0.001),適用於所有年齡層的受試者。

勃起功能

12 個月與基準值相比的功能下降幅度

勃起功能

國際勃起功能指數(IIEF) 用於評估勃起功能,結果顯示,HIFU 治療後 12 個月 的勃起功能下降幅度明顯低於 RP。
兩組間的中位數差異為 -3.0(-3.9;-2.1)

「這項全國性試驗是首個前瞻性比較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 與手術治療局部性攝護腺癌的研究。結果顯示,中期無需救援治療的成效相當,且 HIFU 具有更佳的安全性表現。」—— HIFI 研究團隊

前瞻性研究

3,328 名患者:目前規模最大的前瞻性攝護腺癌治療比較研究

受試者納入條件

本研究的納入標準根據 2014 年國家攝護腺癌委員會(National Prostate Cancer Committee) 的建議制定,具體條件包括:

  • 局部性、低至中等風險的攝護腺癌(PCa)
  • 臨床分期 T1-2、NxM0
  • 攝護腺特異抗原(PSA)濃度 < 15 ng/mL
  • Gleason 分數 ≤ 3 + 4(分級組別 1 或 2)
  • 不適合接受主動監測(Active Surveillance, AS)
  • 多參數磁振造影(mpMRI)引導下切片檢查中,最多僅 6 個區段中有 4 個出現癌細胞侵犯
  • HIFU 組限於 69 歲以上,且預期壽命至少 5 年的患者

患者癌症特徵

兩組患者的基線疾病特徵均衡一致

「主要評估指標為調整傾向分數建構變數後的 30 個月無需救援治療存活率(STFS),HIFU 組為 90%,而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(RP)組為 86%
非劣性分析結果顯示,HIFU 組的救援治療風險顯著低於 RP 組(風險比 HR = 0.71,95% 信賴區間 [0.52–0.97],p = 0.008)。
當進一步針對 Gleason 分級第 2 級(GG2) 進行分析時,此結果依然成立(HR = 0.66,95% 信賴區間 [0.50–0.86],p = 0.001)。」

HIFI 研究結論

  • HIFI 研究成功達成主要評估指標,證實在 30 個月的觀察期間,
   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(HIFU) 相較於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(RP),具有非劣性的 無需救援治療存活率(STFS)。

  • 接受 HIFU 治療的患者,調整後的 30 個月 STFS 為 90%,
    顯著高於接受 RP 治療患者的 86%。

  • 在功能性成效方面,HIFU 組的患者在尿液控管能力及勃起功能上,表現優於 RP 組患者。